婴儿认生怎么办
婴儿从4个月起就能认母亲,6个月开始认生,8-12个月认生达高峰,以后逐渐减弱。多数8个月以后的婴儿,见到生人都有些拘谨或惊慌失措;有的婴儿尤为严重,见到生人就哭。父母对这样严重认生的孩子总是头疼:“没出息,怎么见不得人”。其实,认生是婴儿发育过程的一种社会化表现。小婴儿在母亲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,产生了一种依恋之情,只要在母亲或家人身旁就觉得安全。而生人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格局,婴儿就会出现焦虑,甚至恐惧。认生的程度(即对恐惧的耐受力),与婴儿的先天素质有关。性格内向、胆子比较小的婴儿,认生较严重;而性格外向、乐于交往的婴儿,认生较轻。
对婴儿认生的表现不能斥责,否则会加重他的紧张与恐惧。我们常常采用“系统脱敏”这一心理疗法来克服婴儿的胆小、认生的行为。具体做法是:先由妈妈抱着让孩子在远处观望生人,然后离得近一点让他与生人接触,以后逐渐增加强度,鼓励他与生人相处,慢慢地使他的焦虑或恐惧程度降低。家里来了陌生人,不要让他一开始就抱或亲孩子,而应在相互交谈,婴儿与他熟悉之后再亲热,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。随年龄的增长,小儿独立能力的发展,社会适应能力增强,认生的现象会很快好转。
发布于2008年04月28日 10:56 | 评论数(0) 阅读数(225) 我的文章
顺应婴幼儿从依恋到独立的规律
出生不久的婴儿依恋成人是十分自然的事情,成人在满足他们生理。心理的需要的同时,成人和婴儿逐渐发展了一种依恋关系,这是婴幼儿对于关怀和爱抚他的成人的强烈依恋情感。有了依恋就能减少他们不安与恐惧,他们深知有人关心他们,当他们有需要时成人一定会出现。这样,当他独自活动时,也有一种安全感,有人称这种适度的依恋为安全依恋感,有适度的依恋的孩子能容忍与成人的分离而不焦虑,能够安心地进行独立探索活动,也不会产生遇到困难无人帮助的恐惧感。因此,适度的依恋和独立性的培养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,父母、教师必须给幼儿适度的爱和帮助。缺少这方面会影响幼儿独立性的发展。法国心理学A?瓦隆指出:“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。如果儿童没有这种依恋心,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,或者将产生精神萎缩现象,这种现象的痕迹可以保留一生,并影响到儿童的爱好和意志。”
发布于2008年04月28日 10:55 | 评论数(0) 阅读数(229) 我的文章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
|
标签: 无标签